孩子偷钱怎么办?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孩子偷拿家里的钱该怎么办。一般家长听到有的人反馈孩子拿钱买东西而自己又没有给钱的时候或者自己发现钱少了,第一反应就是震惊,孩子竟然开始偷钱了,然后想的又非常长远,害怕孩子走歪路,进而火冒三丈,其实幼儿园大班开始有些孩子就已经享受过金钱带来的满足感,当他想买零食的时候他就会想到需要钱,但是他自己没有自由自由支配的钱。
首先遇到这种问题要先跟孩子沟通,他拿钱究竟是为了什么?他是饿了要去买零食还是说大家都去买他虚荣心,攀比。作为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可以帮助孩子区分物品的所属权引导他们建立你的我的他的概念。平常我们在家的时候父母可以跟孩子讲什么是妈妈的、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孩子的等一等。其次我们可以私下去解决孩子这个事情,不打骂孩子也不让孩子当众认错。
1、孩子偷拿家里的钱应该怎么教育呢?
如果是我,我会这样做?1、带孩子一同返还物品,并及时道歉。建议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去返还物品,一是避免孩子独自面对未知的局势;二是告诉他犯错了没关系,改过来就好了,家长们会陪你面对的;三是示范给孩子看,如何返还物品并真诚道歉。只有父母一步步亲自示范和引导孩子,才能真正教育好他,从根本上防止孩子出现类似行为。2、不要一直“翻旧账”。
但是总是这样一直重复提起孩子过去的错误,会让孩子觉得自尊心受损,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对于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家长只需要点到即止,只要孩子没有再犯,就不需要“旧事重提”。3、学会共情,理解他们的动机而不是贴标签。无论孩子出于什么动机偷东西,父母要学着共情的姿态理解孩子。沟通的时候尝试这么说,你很喜欢这个东西,一直都想得到它,爸爸妈妈理解你,但是这种做法是不对。
2、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偷拿家里钱的教育方法
1、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2、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
3、孩子偷家里的钱该怎么教育
1、不要打骂逼孩子承认。家长可先和孩子谈心,从侧面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真相,认真分析,再想对策。孩子偷钱可能有几方面原因:好奇,合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父母给钱太少或不给钱;攀比心理,父母管教太严,孩子不敢开口要钱;遭到高年级同学勒索,花钱买平安或受他人引诱。如果孩子受到胁迫,家长要和学校、派出所联系,从源头解决问题。2、不要上纲上线。
孩子在家拿钱不存在损人利己的不良动机,也没有产生危害社会的破坏力。年龄小的孩子还没有物权意识,在他们看来,家里的钱与自己的钱是一回事,他们甚至分不清“偷”“拿”“借”的本质区别。如果家长上纲上线,孩子背上“小偷”这样沉重的罪名,会产生自卑、懦弱、破罐破摔等不良心理,还会出现社交障碍,3、家长和孩子一起承担错误。孩子偷钱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罚站,以表示爸爸妈妈愿意和你一起承担,孩子心灵受到触动,以后也不会再偷钱。